当澳门这座拥有四百余年中西交融历史的城市,以“嗨,你干甚么来了?”这句仿若海关人员的问候语开启艺术对话——这既是一封面向全球艺坛的深情邀约,也是当代文化工作者对时代命题的铿锵回应。7月18日,澳门大型国际文化艺术盛会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隆重启幕。
本届总策展人冯博一先生秉持“提问即行动”的策展理念,于主场馆铺陈一个关于存在与时空的思辨场域:徐冰透过人造卫星拍摄的湖泊影像反观人类文明;巴特.赫思以蜡衣捕捉时尚和人体微妙接触;格雷戈尔.施耐特以建筑装置重构空间感知的物理法则;托比亚斯.雷贝格透过社交场域的系统性构建探讨人与物理环境之间主客体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众多突破边界的杰作,在现实与超现实的张力之间营造隽永诗境,引导观众在“我是谁?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终极追问中,探索个体与世界共生的奥义。
冯博一表示,“嗨,你干什么来了?”以此作为“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主场展的主题,其主要目的是探讨和对应于澳门“在地”的历史、记忆和当下全球化的现实境遇。或藉由这一追问,直接涉及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何处去?”的终极问题。当我们降临于世间,我们究竟是干什么来了?人生的种种困惑、迷茫、无力、混沌,只会随着时代的复杂指数不断加重,我们好像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充满了未知。而利用这一问题意识作为线索,从提问到输出,寻求相互连结的去往、依托与归宿;又或者在网生文化中的数字化生存、人工智能的AI时代呼啸而来之时,更需要对其进行反覆运算的思考、认知与觉知,并试图在无去来处中寻找方向和未来的可能与不可能。所以,这是一种以主动姿态及艺术创作去探索问题的方式,一种寻找人生意义、价值和责任的自我判断、选择和表达的显现。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最初的锚点,也是中国16世纪以来文化艺术的跨区域联结所展现的特征和问题的出发点,澳门的海风与潮汐,不仅滋养了自然生态,也孕育了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希望通过这次“艺文荟澳: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2025”主场展的主题设问,及将参展艺术家作品以空间设置、嵌套和折叠的形态,串联地呈现这些应邀艺术家的思考与创作,展开在不同区域的自我与他者之间差异化的对话,衔接在国内外的边际之间,并在跨越地理界限和文化身份的藩篱之时,完成一次对澳门文化艺术的找寻和指认。
公共艺术展的主题为“来来,往往”,以流动性为主轴,展开一系列社会美学的观念实验:安.汉密尔顿采撷民间信仰形象炼就艺术符号,激活世遗建筑作为历史文化舞台的叙事潜能,致意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二十周年;尹秀珍将行李输送带的机械循环,升华为生命轨迹的哲学隐喻,以动静并存解构线性时间观;何志森以“社区客厅”构筑参与式艺术的社会显微镜,萃取澳门社会肌理中的人文精神;此外,值此澳门荣膺“东亚文化之都”之际,特邀中、日、韩三国艺术家联袂创作,以淬炼东方时空哲思的公共艺术杰构,铭刻东亚城市之间心神契合的文化情谊。
城市馆板块分别举办中国与葡萄牙的两个城市馆,以协同深化“中葡文化交流中心”战略定位,对标瞄准“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简称“一基地”)发展布局。
由六大综合度假休闲企业主办的特展是“艺文荟澳”的独特板块。本届的特展堪称万花筒式的艺术博览,从毕加索版画的现代性启蒙、蔡国强AI算法驱动的跨维度烟花剧场,到布鲁诺.默因纳德对法国装饰艺术的空间诗学解构;自哈斯兄弟封存工业记忆的光影装置、Craig & Karl的多巴胺美学狂想,至景德镇窑火在4K投影中的数字涅槃……阵容之豪华与形式之多样,皆创历届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