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文化中国网欢迎您~!

非遗润童心 文化启薪火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参与非遗文化传承,让非遗技艺浸润童心,7月24日,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赋能齐鲁・青春志愿济宁”“三下乡”实践团赴济宁市实验幼儿园(南风园区)开展剪纸、翻花等非遗技艺教学。

在剪纸艺术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以“剪刀下的千年传承”为主题,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幅生动的非遗画卷。从汉代“剪彩为幡”的民俗起源,到明清“窗花纳福”的生活美学,再到当代非遗创新发展的时代风采,志愿者用童趣盎然的语言,配以精美的剪纸作品展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这项传统技艺的文化魅力。随后,在志愿者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模仿剪纸技法,这些稚嫩却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正是传统文化在童心中萌发的新芽。

在翻花技艺教学环节,志愿者们以“指尖魔法”的形式,为孩子们展示了传统纸艺的奇妙蜕变。彩纸在志愿者们娴熟的指尖翻折间,呈现出蝴蝶振翅的动态美感、花束绽放的层次韵律。在“手把手”的技艺传授中,孩子们专注地跟随每一个翻折步骤,当纸艺作品最终成型的那一刻,纯真的笑颜与成就感洋溢在整个教室。这种沉浸式的非遗体验,让传统纸艺从书本上的平面图案,转换成孩子们手中跃动的文化符号。实践团成员还特别设置了创意展示环节,鼓励孩子们在掌握基础技法后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具童趣的翻花作品。

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点燃了文化传承的火种。实践团成员表示,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孩子在与非遗的亲密接触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文化薪火的代代相传注入青春活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