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唐朝李商隐的这句名诗写出了诗人对牡丹华丽典雅的心驰神往,也是中国著名浙派花鸟画家赵大伟笔下牡丹图的出神入化的风采美、气质美与韵律美、意境美!
赵大伟,1946年出生于安徽,别名学农。他自幼受父亲影响学习绘画及文学,后进入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并拜王京惠等先生为师。他的绘画风格从工笔转为写意,取法于大自然,意境深邃,不拘泥于形式,充满国画写意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赵大伟现任浙江现代画院副院长、浙江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画教育客座教授,杭州西子画院常务副院长等职。他的作品深受美术爱好者喜爱和收藏,曾在美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巡展。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唐朝刘禹锡《赏牡丹》名句。西子杭州亦是南宋古都,名正言顺的京城啊!杭城能画善画爱画牡丹的画家可不少呦,著名的就有何水法、徐家昌、吴静初等……
说到牡丹,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盛唐时期的繁荣昌盛、光芒璀璨,牡丹尤其是红牡丹、紫牡丹、粉牡丹、黄牡丹……在那个时代备受人们的狂热宠爱,在唐代的许多宫廷画卷中,粉妆玉琢的佳丽们头上似乎都戴着耀眼夺目且超大朵的重瓣牡丹花!
但能画出李白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风韵与气质的,人们发现了西子画院赵大伟老师的作品似乎最为贴切,赵大伟的牡丹画无不呈现出雍容华贵流光溢彩的气象。
这种笔下的气象使庭前后院的芍药花妖艳也却失了风骨,池塘里的高雅荷莲洁净但却也少了几分蓬勃的热烈。
此时唯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牡丹花的隆重开放,全城的人为它而狂,只为了一睹它的绝世芳华。
“洛阳纸贵”原指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引发洛阳城纸张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江南形胜、三吴都会的西子湖畔杭州,不少艺术品收藏者戏谑相告:“西子纸贵赵牡丹”!
。作为中国当代浙派著名花鸟画家,赵大伟从“工笔”到“兼工带写”再到“写意”,“大写意”“小写意”无所不通而灵活切换,可谓是中国花鸟画大师。
早年他从任职美术教师的父亲那里传承及研习了书法绘画技法及文学功底,又有进中国美院研修的经历,为其艺术创作打下了扎实浑厚根基。
他不但擅于写生摹画中国传统花鸟精品画,也常作意味深邃的当代文人画,把画家自己日常境遇的生活流动状态及内心感触独白,清新脱俗自由地挥洒于纸上……。他笔下的无论是花卉、草虫、禽鸟,均清新雅致,笔墨韵味浓厚,造型鲜活,姿态生动,既跳脱了格式化的窠臼,又凸显着对大自然物象与情景的机敏捕捉,每一幅作品皆栩栩如生,宛若活着……。
在运用技法的层面,他既常用骨法用笔的遒劲力道,亦不时穿插“没骨”技法和“点染润擦……”,使画面更显丰富华滋灵动。赵大伟老师深谙赋色调和之道一常以赭墨调青绿,浅紫和深红,明艳处见温润,绚彩中显婉逸,清丽脱俗气韵如玉。
赵大伟老师用墨色与心意写下一幅幅“活着的牡丹”,一如生活坚韧而美丽。一朵朵纸上牡丹的绽放,亦如一道姹紫嫣红的光亮,刺破了遗漏在时空的黑暗影子,是只需这一束束的光,“内境明亮,就无惧黑暗,艺术追求的就是内在光明!就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颗有力量的种子,破开寒冬的封藏,去往春天,发芽拔长”。
赵大伟老师以手中的笔,饱蘸着浓墨重彩,稳固着这谦和尘世的清矍身躯,又让精神土壤里生出梦想之羽的心,在杭州城里城外的尘埃里也傲然地开着繁华的牡丹花。这一城的西子牡丹 ,这一桌的西子牡丹,这一路繁花似锦觅得如梦安美的世界……不正是赵大伟先生内心的真实写照吗?
“我不是逃避世界的禅者,我只是一个每天认真对待生活和工作的努力实践者!一天天认真地面对世界,努力着观察大自然、不停地描摹画画,事来时不惑,事去时不留。我想我的牡丹就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它是现实生活却不流落于俗套!”
春天杭州时常有雨,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也润泽着赵大伟老师的笔与墨,渗透牡丹图的殷殷情感更深了! 西子湖畔西子情,西子纸贵赵牡丹!
朋友们,你们喜爱赵大伟先生笔下绽放的这一幅幅雍容华贵,艳而不俗,陪伴着岁月静好的牡丹图吗?
(作者: 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