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奉献中践行初心使命,7月24日,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赋能齐鲁・青春志愿济宁”实践团赴济宁市实验幼儿园(南风园区),开展“文化浸润 薪火相传”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以亲切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展开一幅“孔孟之乡”的文化长卷。“这里不仅是你们生活的家乡,更是孔子、孟子讲学传道的地方”,随着志愿者手指地图上曲阜、邹城的方位,圣贤故事化作晶莹的种子,悄然落入孩子们纯净的心田。当话题转向潍坊风筝的翱翔之姿时,教室里顿时响起阵阵惊叹,原来一根细线牵连的不仅是纸鸢,更是古人“欲与蓝天对话”的千年智慧。
这份对传统技艺的惊叹,在杨家埠木版年画登场时达到顶峰。实践团成员捧出那块雕刻着繁复纹样的老木版,深浅交错的沟壑仿佛时光的年轮。“摸摸看,这些凹凸的线条就是年画的‘筋骨’呢!”孩子们伸出指尖,触碰木版上蜿蜒的轮廓,冰凉的木质触感下,分明能感受到匠人运刀时的呼吸与心跳。当了解到这些凹槽将承载彩墨、印出吉祥图案时,一双双小眼睛已亮起跃跃欲试的光。了解了木版的奥秘,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创作的渴望。成员们为每位小朋友分发了预先用木版拓印好清晰图案线条的宣纸。孩子们挑选色彩,大胆挥洒想象,为画中的祥瑞图案填充、点缀。传统技艺的严谨与儿童想象的恣意,在五彩斑斓的宣纸上碰撞出薪火相传的火花。
本次实践活动以非遗为桥,搭建起青年学子与幼儿之间的文化传承纽带。通过沉浸式体验,孩子们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青年志愿者则深刻体悟到文化传播者的责任。实践团将持续创新传承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滋养童心,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新时代沃土中生根发芽。